中國易修網(wǎng)>維修資訊>

國際單位米的由來

國際單位米的由來

瀏覽次數(shù):1086次    時間:2024-07-07
  • 資訊詳情
  • 國際單位米是一個用于度量長度的標準單位,它的定義是“光在真空中在1/299792458秒內(nèi)走過的路程”。米作為一個國際單位,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時期。

   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,由于不同地區(qū)使用的度量系統(tǒng)不同,導致了商品交易和科學研究的混亂。因此,法國政府于1790年成立了度量衡委員會,以制定一個統(tǒng)一的度量系統(tǒng)。該委員會的主席是法國科學家拉瓦錫,他提出了一個基于地球自轉(zhuǎn)周期的度量系統(tǒng),并將其命名為“公制”。公制使用米作為長度單位,以及千克作為質(zhì)量單位。

    http://m.vip99178.com/common/images/nso2MFpv7T_2.jpg

    1795年,法國國民公約通過了度量衡法案,正式實施公制。法國政府還建立了一個度量衡國際委員會,并邀請了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一起制定一個國際標準的度量系統(tǒng)。在這個過程中,米的定義被確定為1/10,000,000的地球赤道周長。

    然而,米的定義在不斷地改變和完善。在1960年的國際度量單位系統(tǒng)中,米的定義變成了“波長為Krypton-86的光在真空中走過的距離的1/299,792,458”。這個定義是基于光速的測量,因此非常精確。

    至今,國際單位米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度量單位,被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、工程設計、地圖制作等領域。它的定義也在不斷地得到改進和完善,以確保其精確度和實用性。

  • 其它資訊相關問題
  • 其它資訊相關維信息修
  • 相關資訊
  • 免責聲明: 維修資訊欄目部分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(全部或部分摘錄),如果版權(quán)所有人不同意我們轉(zhuǎn)載,請通過書面告知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。文章內(nèi)容不代表中國易修網(wǎng)觀點,僅供參考,請謹慎使用。中國易修網(wǎng)對您使用的后果概不負責。您可以轉(zhuǎn)載或引用本站的資訊欄目內(nèi)容,請注名文章出處,但不得用以任何商業(yè)用途。